查看原文
其他

沈周来:可以用一个词语表达,为什么还需要一个句子呢?

ARTDBL 打边炉ARTDBL
2024-09-07

沈周来个展“沼泽地”布展现场,星河国风艺术馆



受访人:沈周来

采访及编辑:黄紫枫

 

 

在沈周来的画里总能看到明确的关系,画面的主体之间绷着一股张力,我心想或许他对自己和外界的关系之间有着多重的不确定。但他不善言辞,更不善于叙述自己,在长达近四小时的谈话里,每当话题进一步触及到他的想法和动机时,他或是仅通过寥寥数字回应,或是直截了当地说不知道怎么回答。


我相信他的真诚,在那算不上详细和精准的回应中发现,他对自己的选择有着近乎偏执的死磕,这种“封闭”完整了他内心世界的边界,也成为了他作品能量的来源。他话语中进步的欲望不加遮掩地表达出来,不断在质疑自己,并质疑自己的质疑,变化在内部的思考中发生,封闭的自我和外界间摇摆,下一步的行动却迟迟犹豫着不知该如何下脚。


2020年5月4日,沈周来个展“沼泽地”将在星河国风艺术馆举行,《打边炉》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,以下是沈周来的自述,发表前经过受访人的审校。

 


梧桐山


我2009年来深圳,到现在整整十年了。当时有一个朋友在梧桐山画画,一毕业不知道要干嘛,也没想那么多,跟着几个同学就来了深圳,住到朋友家。刚来的时候并没有想在梧桐山待下来,还进了市里去找房子。找到一间两房一厅和别人合租的房子,那个房间只放得下一张床和一米多宽的过道,我一看,觉得在那里住久了会崩溃的,又回到了梧桐山找房子。


原先这周围也就我一个人做艺术的,2013年左右来了一些人,前两年陆续搬走了一批,我还一直在这里。我从2013年开始全职做艺术,这之前干过挺多的工作的,做过网页、做过动画、做过游戏、还做过插画,但是不喜欢,纯粹就是上班打卡的状态,而且我从来不加班,上班对我来说一点成就感也没有。有时候我觉得工作是为了消耗时间吧。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,很多人是工作为了生存,还有的人为了还房贷,必须要去工作,工作本身的价值却可能是人能虚构出来的,未必真的有那样的价值。


梧桐山


好在当时也没有想过画个画还可以卖,要我去跟人家谈价格真的是谈不来,有时候朋友莫名其妙就买了,一直能维持下来去干这件事情,还挺幸运的。大家总在说绘画已死,我不想去改变这个社会,也不想改变任何人,或许架上绘画真的没办法代表先锋前卫了,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些都没那么重要,至少它对我来说是有价值和意义。


梧桐山的艺术家,好多都比较仙,神神的。还有一部分在社会上混的受到创伤,来到梧桐山调养的人,或者只是为了逃避社会的现实。大家都比较闲散吧,怎么说呢,在深圳这个环境里面,外人看来梧桐山挺无所事事的。以前我也有逃避的心态,碰到不喜欢的事情就要很正面地去回应它,不喜欢一份工作,立马就可以说不干了。


现在不逃避了,好也行,不好似乎也是可以的。我们以这样的生存方式在深圳这种环境里面待着,本身就是一种对抗了。好像在这里一直是被社会抛弃的,我也没有主动去隔离,自然而然就这样了。就连我画画,好像还是一种堂吉柯德式的状态在干自己所谓的绘画而已,这可能是一件没有答案的事情。答案会去追寻,只是它没有终点,就像我们之前认为的那些真理,在社会的变化中,自身的意义却会不断被瓦解一样。


和女儿在梧桐山


我几乎没有长时间地在城市里生活过,可能是山里待久了,去市里总不太适应,每次出去头特别晕,特别是进了商场,就想赶紧离开。同学喊我出去吃个饭,喊了好几年我都没有去,都说要不然你们来我这边吧。相较于我待的地方,城市的公共设施会比较完善,一整套人为构建出来的系统都很牢固。不过城市便利了人之间的相互交往,也便利了公共垃圾的制造。外界一定是有着很多的冲击和诱惑的选择,我个人觉得总是得回归自己,和外界怎么交往都好,最终的问题还是怎么去跟自己和解。



沈周来工作室一角


惯性


2016、2017年那段时间,都在大半夜12点到3点左右的那段时间工作,没有人打扰我,画得特别多,状态也特别好。2017年的春节我没回家过年,差不多有足足一个月的时间,我就天天闷在工作室里面,天天画,画得特别爽。


有一天我问我老婆,我的思维是不是特别僵化和固执?她说,有时候挺是的。我开始反思之前那种“特别好”的状态,为什么以前总觉得这样做是OK的,没有任何问题,拿到一张画布,不自觉地就那么画了,它会不会是一种惯性?


这种惯性对做艺术来说,是一件特别恐怖的事情,今年我就停了下来,没再怎么做作品。现在画画基本是在白天,画画的仪式感好像更重了,不像以前那么随性。可能是因为我不断在画,不断在干这件事情,对它的理解完全不一样了,也可能是我对绘画还有各种怀疑,不想再通过架上去表达自己的全部。以前只是为了画一幅画、记录点什么,关注点在自己的一点小情绪上,现在慢慢会去关注一些形而上的东西,反思绘画的内核部分,当然它最终还是自我的,不过创作,不能完全是那种自我感动的沉溺。


目前的个人状态有太多的不确定性,不想再做以前做的那些东西,还不知道怎么继续往下去展开新的作品,隐隐约约有东西想要表达,又不是特别明确,一直卡在这里,很多东西就显得特别虚无。这次的个展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梳理的过程,思考怎么过渡到下一个阶段。



景德镇工作现场


陶瓷


过去几年,我每年会去景德镇待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左右做作品,去之前构思好基本的框架,所以很难像在工作室一样可以冷静下来思考一些东西,有些作品是为了做而做吧,大老远跑过去,总要生产点什么出来,对自己有个交代。


最开始我做陶瓷就是把二维的架上作品中的部分三维化,想体验一下,通过这样的手感和非常直接的物感,经过1300度的高温燃烧后,还能保留之前在画布上的那种气息吗?二维化的是一种思考方式,雕塑的造型基本来自我的画面,我也没有完全把它当作雕塑去做,会用一些黑色的线条去增加雕塑的空间感和感官对比,所以我的雕塑看起来还是比较二维化的。


我尝试了不同的泥巴、同一种泥巴用不同的釉、用不同的温度去烧制,有惊喜,也会有很多的意外,很难掌控。开始会觉得有意思,但是作为创作者,我还是更希望是一个可以预料的结果,或者是受我牵引的吧。可能我对材质本身的理解还不够吧,我始终觉得陶瓷有很多的局限性,很多想做的作品没办法完全实现,很难像绘画一样,完整地表达我的想法,留存我的气息。今年暂时没有特别好的想法,对泥土的新鲜感过去后就不想去了,不想一直重复同样的表达。



沈周来工作室一角


时间


这么多年了,我关注的还是电影、诗歌、音乐这方面的东西,我个人还是有一些固守的东西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感官体验。只是以前追求纯粹感官上的感受,现在会理性一些。相对来说我更擅长用画表达、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情绪,每天都会画几幅纸本,就跟写日记一样。以后也希望尝试文字的表达吧,给自己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。尽管感性的东西很难通过语言完整地复述,我仍然试图追求能够有逻辑地阐述、清晰地表达。毕竟对观众来说,作品本身的存在就能够看到我的想法了,我却因为不擅长语言这种方式,而错失了另一种解读自己的可能。


早期我会参考其他艺术家他的表达方式,观察一些外在的形式,视觉类的东西看得太多以后,麻木了,很难达到那个刺激点,现在书架上都比较少纯视觉的东西,甚至不再会去买画册看了。试着通过别的方式,比如我会看建筑方面的书,建筑是一种思考方式、怎么去解决人跟环境的一种关系,对我好像更有启发性。



沈周来工作室一角


为了这次展览,我把之前画得一摞纸本重新翻过一遍,发现当时觉得特别好的作品,现在看挺无聊的,反而有的作品刚画完的时候感觉坍塌,时间久了再回过头看,更有意思一点。那些当时觉得很失败、突兀的东西,倒是出现了新的可以延展的启发性,还挺好玩的。


把时间线拉长,创作就是一个记录的过程,每次我去翻那些本子,当时听的音乐,发生的事情,画画的状态,都能很清楚地感受到。有小孩以后,画面慢慢明亮了起来。而我去年做的,其实是跟空间感有关系的一批作品,表达一些维度上不一样的东西。不一样里面隐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,这种不确定性,既让人迷恋、想接触,又想逃离。


单独从一幅画来说,情绪和画面的完整度都需要考虑到,不是画的时间越久越好,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,也很重要。一幅好的作品它多少都需要去设计,但是要不露痕迹的“恰恰好”,偏偏这种“恰恰好”,就非常考验一个创作者的综合能力。同时我又会觉得工作室里的作品就是停不下来,继续画或者改画,在工作室永远都没有办法完成吧,搬出展厅的话,没画完的画也画完了,好像还是要通过外界设定一个不可变的时间节点逼迫自己停下来。



《临界在上,临界在下》,60X80,2015年


环境


以前会觉得做作品特别重要,现在好像生活比做作品更重要一点。有时候想想,现在这么活着也挺魔幻、挺虚无的。之前有一个朋友问我,人真的需要朋友吗?我一直在想,如果不用去面对任何生存问题的时候,我是不是可以一个人就那么独处着。但不可能一天到晚全发呆,只是得有个透气的空间,什么都不想干的时候,我就特别想进入一个可以经常发呆,把自己一种放空的状态,不想跟谁说话,哪怕小孩过来跟我说话,都不想搭理。


我不太擅长跟人打交道,也不知道要和人聊什么,有时候朋友来,是两个人就干瞪眼,喝个茶,也不说什么。就连有时候我老婆问我十句话,我只会回一句,有的不知道怎么回答,有的我在脑子里过了一遍,感觉自己已经回答他了,最开始的时候她会特别得生气,后来慢慢就习惯了吧。话说多了以后,我就会觉得心里特别不舒服,内心开始产生一种排斥感,不自在,很别扭。


可能是我迷恋架上绘画的关系吧,放作品也好、做作品也好,还是需要一个空间,有一天我突然不想画画了,这个工作室也就不重要了。我自己的工作节奏,不一定非要通过创作来体现,“琢磨”也是工作的一部分。因为疫情一直待在家,不能工作,什么也不能干,在工作室虽然没法干活,但是还是会去看以前的作品,去琢磨,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面,我会更自然一点,而不被外在的一些东西干扰。

人是环境动物,更无法回避浸淫着的视觉图像环境的影响,就像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学习接受新事物一样,它就是我生命难以抹去的一部分,感兴趣的、关注的部分,多少存在着记忆的残留。我也不想要刻意回避,完全拒绝环境的影响,这样做不过是在形式上被别人带跑,如果绘画只是以一种形式的存在的话,我想它真的没必要存在了。


沈周来个展“沼泽地”布展现场,星河国风艺术馆

形式

看画时会抽离出来做一个局外人去观看,有时觉得形式上过于装饰、完全偏离自己最初构思的样子的时候,我就想把它盖住,但很有可能会越搞越糟,越搞越沮丧,最后实在无可救药的时候,就用刀把它给划了。老是看自己的作品挺烦的,经常看所有的作品都觉得画得不咋地,就是在制造垃圾。刚画完一幅画,我会把它挂到墙上一段时间,看看哪里有需要调整的地方,等它干透了,我就会把它反过去背对着我,经常想把画都堆到隔壁的房间去,尽量不看它们。

画本子的时候我会比较轻松,不需要交给别人审判,不需要给别人任何交代,这个时候,画画只是一个纯粹自娱自乐,自己记录当时感受的方式。所以就算我去写生,画的也不是那个现实。大自然有自己的法则,每个创作者也会有自己的规则,这种规则其实也是一种惯性,时间久了以后,包括用色、运笔,都会成为一种惯性,可能被称之为一个艺术家的风格和气质。

沈周来工作室一角

这几年试过整理作品,总是没办法做得很彻底,东西实在太多了,画的气质好像一直在变,有些残留了记忆的东西,哪怕画不好,我也会把它留着,经常翻两下就不想动了。

以前每一件东西都想保留下来,这一次因为展览的关系,物件和作品都扔掉了很多,把作品搬去展厅以后,工作室突然一下空了,整个人清爽了,在工作室也没有感觉像之前那么压抑了。一直在想,当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我的累赘,我还把它当作宝贝一样珍惜,它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

昨天布展的时候发现,一千多平大的展厅,只用了我大概十分之一的作品,突然在想为什么自己还要做那么多的作品,意义到底是什么呢?其实一幅画有一个点就可以说明了,过多杂乱的细节,很容易变成插图。似乎过去在绘画上的表达还是不够精准,这会造成很多无端需要用数量去填充作品厚度的情况,一旦我能把问题想清楚,再去做的时候,会精简许多。

可以用一个词语表达的事情,为什么还需要一个句子呢?


文中用图由艺术家提供,吴碧芳对此文亦有贡献

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,违者必究。转载、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:info@artdbl.com,微信:dabinlou2018,电话:0755-86549157。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打边炉ARTDBL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